武强县“好儿媳、好婆婆”候选人(16人)先进事迹
2012-1-4

好儿媳——曹建

曹建,198011月出生,交通运输局职工。在她瘦弱的外表下,包含着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尤其是在对待公婆、长辈问题上,不含乎。

  曹建的婆婆很能干,每天操持着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有小小的病痛,也会坚持着做饭,做家务。刚进门的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天一下班就会和婆婆、妯娌抢着做饭,做家务。她总是抢着多干一点,多替婆婆分担一点,使婆婆轻松一些。

婆婆奶奶90高龄了,耳朵不好使,腿脚也不灵便,曹建经常扶着她上下楼梯每次吃面条和米饭,她都给婆婆奶奶盛好卤,拌匀了,再把饭碗送到她面前每天晚上,婆婆奶奶总是嫌一个人寂寞,跑到孙媳妇的床前说会话,有的时候坐的时间长了,因为小便失禁会把床给尿了,曹建从来没嫌弃过,每次这样,曹建总会给她换洗衣裤。有一次,婆婆奶奶大便失禁,弄脏了裤子,老人因为不好意思,把裤子藏了起来,她发现了,从婆婆奶奶的手里抢来了脏裤子,拿去洗干净。

她诚信热情,敬老爱幼,乐于助人,不仅对家人如此,对街坊邻居也是如此,她没有惊天的壮举,只有任劳任怨,用她宽阔的胸怀,容纳四世同堂的家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普通女人身上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好 儿 媳——韩卫

韩卫,1978年出生,北代乡政府办事员。结婚10年来一直与婆婆共同生活,由当初的不适应,发展到婆媳间的相濡以沫靠的是坚持了做媳妇的原则:勤劳、孝敬、善良。

结婚第一天,送走了亲朋好友韩卫看到地上的糖果皮,瓜子皮满地都是,就找来笤帚扫,婆婆看见了说:“婚第一天,咱不干活”“娘,没事的,以后咱家的家务我包了”婆婆听完以后脸上挂满了笑容。韩卫说到做到的,在婚后的日子里,家务凡是能做的都抢着干,每次洗衣服,都会把家里所有人的衣服拿来洗。

婆婆的睡眠不好,药物治疗效果不怎么好,有时一整夜都睡不着,非常的痛苦,韩卫看到眼里急在心里,通过翻书或上网查阅,发现按摩对促进睡眠有作用,于是每晚辅导完儿子的功课后就给婆婆按摩,直到婆婆睡着为止就这样十年如一日的给婆婆按摩,虽说累,但看到婆婆的香香的,她说这点累又算的了什么呢

韩卫不仅与公婆关系处理的好,而且和婆家的亲戚关系也十分融洽,因为觉得婆家亲友就是自己的亲友,要用心去对待。作为儿媳妇,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就是一颗长存感恩之心,凡事以“老”为先,事事以家庭和睦为主,让老人过一个幸福、开心的晚年。

好婆婆——李会然

李会然,53岁,豆村乡西岔河村。她上有年过七旬的老婆婆,下有一双儿女,一个6岁的孙女,2岁的孙子,共7口人,一个四代同堂之家,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勤劳、善良、纯朴是李会然做人的标准,在媳妇眼里,她是一个疼爱媳妇的好婆婆。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李会然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李会然平时就是做家务、照顾婆婆,照顾孩子,全力做好家庭后盾,一刻也不得闲。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李会然再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儿媳一直说:“是俺婆婆教育的好,尊老爱幼头带的好”。

在村里谁家遇到农忙、红白喜事来请李会然帮忙,她都有求必应,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帮助别人,有一干就是好几天,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乡亲之间,妯娌之间,朋友之间,发现谁家有病人就主动前去看望有的生活上遇到困难,她尽力帮助。

 好儿媳——刘桂英

 

刘桂英52,周窝镇周窝村人。步入中年以后,桂英深感尊老爱幼责任重大认为这不仅仅是善待老人和教育后代的问题,更是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桂英的公公早年得了病,一刻也离不开人照顾,她没有怨言,不与兄弟妯娌计较,一心一意照顾老人,与老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婆婆逢人就讲,她这辈子遇见了一个比亲闺女还亲的好儿媳妇,这是我儿子的福气,更是我老婆子的福气!我老婆子也不枉在这个世上走一遭,死也值得。

付出和理解只有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才会营造更加和谐的家园。婆婆心疼儿媳妇,有点好吃的都要留给她,相反她一点也舍不得吃,留给婆婆增加营养,留给儿女长身体。你推我让充满了和谐他们尊老爱幼受到了全村人的尊敬。 

桂英一边操持家务一边下地务农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有一次由于过度劳累,竟晕倒在地头,多亏邻居帮忙把她搀扶回家卧床静养才得以恢复,丈夫既心疼又无奈。为了这个家,她付出了很多很多!

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女儿,也关爱兄弟姐妹的孩子,不管谁家的孩子困难,他们夫妻俩都要去帮助,他们不仅赢得了众多家庭的赞美,他们的爱心更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

如今,的家庭被县妇联评为“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

好儿媳——温书珍

温书珍75岁,孙庄乡堤南村人。2010年荣获“共建画乡,感动武强”十大新闻人物称号,2011年被市文明委表彰为第三届道德模范、十大农村孝德明星。

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还有一个108岁的婆婆,婆婆的日常起居绝大部分都担负在她的肩上。丈夫已去世多年,儿子孙子都已成家立业,但是她认为只要她身体还结实,照顾老人就是她的责任。所以她经常陪老人聊天、散步,亲热的就像娘俩。她常说,娘亲走得早,婆婆就就是俺的亲娘。乡亲们也说,这儿媳妇当的,比自己亲娘照顾的都周到。

近几年,老人出不去了,她总是陪在老人身边,老人病了,她总是守在床前,喂水喂饭,端屎倒尿,从不嫌脏不嫌累。有一次,老人生了病,发起了高烧,时常在梦中说胡话,温书珍又是请大夫,又是抓药,输上点滴了,她就一刻不离的守在老人床前,两天两宿下来,儿孙们看着眼看就要顶不住了,硬是把她从老人床头拖了下来。

她时时注重磨合自己,让自己的性格努力去适应老人,适应整个家庭,以免在老人心中产生矛盾。几十年过去了,温书珍就是这么过来的。一家人的相敬如宾羡慕坏了周围的乡亲们,大伙都称他们家为名副其实的“和睦美满好家庭”。

好儿媳——智娟红

智娟红,38岁,娘家是陕西西安1994年嫁到西岔河村。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智娟红的公公、婆婆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                                        

公早年患有精神失常,2010年9月份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婆婆也患有脑血栓多年,两个老人生活都不能自理。智红娟每天精心照顾公公、婆婆,给老人做饭、梳理头发、洗衣、洗澡、倒便盆等等。老人的房间,被智娟红收拾的干干净净,老人身上穿得整整齐齐。夏天每天给老人洗澡,洗衣服;冬天给老人床上铺得厚厚实实的,婆婆有哮喘病,怕煤烟味道,年冬天,家里花了2000多元为老人安装了电地暖。

她从不怕老人脏,不嫌老人烦,耐心细致地照料老人。有一次婆婆不小心把便盆扣翻在地上,智娟红没有半点怨言把它收拾干净,反过来还安慰老人,心疼婆婆不是瘫痪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失误。她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婆婆的失误,用心照料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

孝在坚持中彰显厚重。智娟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年轻的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好儿媳——李俊仙

李俊仙,1948年7月出生,孙庄乡大王庄村人。她三十年如一日悉心服侍年迈的婆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事迹传遍周边乡村,在群众中赢得了广泛赞誉。    

    尊老教子,关爱社会。俊仙常对周围的人说:“老人辛苦一生,儿女应该孝敬老人,让父母安享幸福生活。”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结婚后,就和婆婆住在一起,老人岁数大了,牙又不好,就经常做些粥类的饭和容易消化的菜,买补药和时令水果,让老人感受家庭的幸福生活。除生活上总是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外,常为老人梳洗,剪发,剪指甲,婆婆多次因病住院,都是她尽心尽力的照顾,喂水喂药,端屎倒尿,擦澡精心照顾,使她尽快康复。

    志同道合,和谐持家。“柔肩担道义,妙手谱华章”,她是这样要求自己的,30年婚姻生活可谓风雨同舟,她和丈夫,在生活上真诚相待、互相支持、互敬互爱,对高龄的婆婆更是孝顺备至。她知道,家庭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方面,也是关系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要素之一。

——于翠玲

    

于翠玲,1977年3月出生,武强镇肖庄村人。2008年至今,精心照顾婆婆傻哥哥,不烦不燥,细心周到村里出了名的孝顺媳妇。

2006年翠玲的公公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她日夜在医院尽心尽力的伺候老人,保住了性命,却成了植物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婆婆承受不住也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经抢救虽然保住性命,却和老伴一样,双双瘫痪在床

为了全家的生计她承担下了所有的家务每天喂完公公、又喂婆婆,一个老人一顿饭下来需要两个小时,还要按时喂药、喂水、给老人按摩每件事她都细心的去做。不料公公再次旧病复发,救治无效离开了这个家庭。大家刚为翠玲松口气,傻哥哥又因脑血栓瘫痪在床,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傻哥哥的重担。

丈夫曾流着泪对翠玲提出离婚翠玲坚定的说:“我不同意离婚,如果我为此跟你离婚,这就不是人干的事了,我没脸见老乡亲。我绝不会抛弃老人和这个家庭,我一定照顾好老人和哥哥,还有两个孩子,你放心的打工养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反对你的想法。”就是这朴实的话语和坚强善良的柔弱女子挽救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好儿媳—— 刘秋果

刘秋果,50岁,街关镇崔魏园村人。自1985年嫁到崔魏园村至今已经近三十年了,与婆婆的关系是相当融洽。

秋果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公婆,变着法儿的给老人加强营养,小日子过得和和睦睦、有滋有味。随着秋果公婆年龄的逐渐增大,生活起居上越来越离不开人,不管是吃饭是穿衣,都是秋果一个人承担,毫无怨言。在她的照顾下,公公活到了八十高龄才溘然离世。婆婆今年已八十八岁,身体条件不错,逢人便夸她的好儿媳刘秋果,总说没有秋果她不会这么高寿,让人羡慕不已。

2010年夏天秋果婆婆突患胆囊结石,秋果连忙喊丈夫叫车把老人及时拉到了医院,医生提出要实施胆囊切除术,需要住院治疗,这一住就是一个月,秋果一天也没有离开老人的病床,老人的医药费也全部由自己出,不攀其他兄弟,她总说“孝敬老人是我份内的事,应该这样做”,在医生的诊治和她的精心护理下,老人转危为安。今年秋天,老婆婆又不慎摔了一跤,造成第二腰椎压缩性骨折,卧床两个多月,仍然是秋果跑前跑后的护理,饮食用药从没误过。

秋果身体力行孝顺公婆的行为,使孩子们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觉养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受到周围群众的普遍赞扬。

好儿媳——袁兰英

袁兰英,1972年3月出生,电力局职工。嫁到婆家20余年来,婆媳俩互敬互爱,相互关怀,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关系处得胜似亲娘俩。

自从儿子出生后,兰英更加体会到做父母的不容易,对自己的父母以及公公、婆婆更是多了一份感激与敬重。由于婆婆独居,于是兰英就经常去看望婆婆,给老人家带去吃的、穿的、用的,最主要的是送去了小辈的关爱。婆婆改善伙食,就打电话约来吃饭。每次茶余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有唠不完的家常,一起畅想着美好的未来,真是其乐融融。

逢年过节或是公婆的生日,兰英总要为公婆准备礼物,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却是十分适用。每次收到礼物,公公、婆婆都非常开心。婆婆总说:“儿媳比儿子强多了”。

兰英不仅与公公、婆婆的关系相处得好,与婆家的亲友的关系也相处得十分融洽,谁家有个大务小事,她都一定尽力帮助。由于兰英比较注重家庭关系的协调,的父母与公婆关系也非常和谐,两亲家经常相互往来,增加感情联系。

作为媳妇,兰英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她说会用心做一个好媳妇、好女儿。凡事“老”字为先,事事以“家庭和睦”为主,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处理好家庭关系。

好儿媳——张秀景

 

张秀景1953年4月出生,周窝镇西辛。她尊老爱幼,赡养老人,邻里互相帮助,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唱响了家庭幸福和谐之歌。

    张秀景的公婆年事已高,她担心老人寂寞,为老人买了彩电看节目解闷,一有空就陪老人到外晒晒太阳,一日三餐老人想吃什么饭就做什么饭。老人逢人就讲,俺家的儿媳比亲闺女还亲。我老头子、老婆子想吃啥就做啥,真是修来的福。

她同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谁家遇到困难她就想法设法帮助其渡过难关。她致富不忘众乡亲,谁家有困难,她就出现在哪里,以解燃眉之急。次,邻居孙某突发疾病,急需用钱,她知道后,没二话送去了二万元钱解决了困难,据他人讲,这几年间帮助人资金几万元。

张秀景家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她经常教育儿女,谁家的老人也是老人,他家的爹妈也是你们的爹妈,一样值得你们孝顺你们的爷爷奶奶也是我的亲爹亲妈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待公婆就像自己的老人一样亲。

好媳妇——耿永艳

 耿永艳1980年4月出生,武强镇肖庄村人。1999年婆婆因脑血栓瘫痪在床上,到2010年去世,整整在床上躺了10年零4个月。期间,耿永艳对婆婆细心照顾,用她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亲朋老乡亲认可<, /SPAN>称赞。

婆婆瘫在床上,吃饭要喂,喝水要喂,吃药要喂,拉了、尿了,要撤换,要冲洗,还要给老人按摩擦身。一天一夜下来,光尿片要洗20多块每天一绳一绳的晾晒,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永艳为了伺候婆婆,大门不出,屋门不迈时时刻刻守在老人身边10年她日子过的是举步维艰,不但给婆婆疗病花钱,女儿上学的学费常常四处求借可是她照顾好婆婆的决心信念却从不动摇。她说“我可以受贫,但不能让婆婆受罪。”平凡的话语,道出了她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2011年6月份,公公又患上了脑血栓,失去了自理能力,耿永艳又毫无怨言的担负起照顾好公公的任务。公公、婆婆提起儿媳妇时,眼里总是含满了泪花,他说:“这么多年了,这闺女尽心尽力地伺候我和老伴儿,摊上这么一个好媳妇,是我们家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好婆婆——李端

李端,1962年2月出生,电力职工。她把儿媳闺女,在生活照顾,工作中支持,遇到困难鼓励,每当头疼脑热时,为她寻医求药。    

    媳妇工作,顾不了家里的事,李端就一手操持家务,一手帮带孩子,送孩子上学有时间就辅导孩子功课,每天都很忙碌。儿媳回到家中,看到婆婆累得消瘦了很是心疼总是安慰儿媳说“没事,能帮就帮点,再苦再累,为了儿女,我都愿意,我心里乐。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干好你们的工作吧!”
   去年,儿子到保定出差,经常去看望儿媳,给儿媳带去吃的、穿的、用的。家里改善伙食,就打电话约她们娘俩来吃饭。每次茶余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有唠不完的家常,真是其乐融融。

    有一次,儿媳右臂因紫外线过敏,皮肤最后成疮,高烧不退,找来车把儿媳送到医院,侍候她穿衣吃饭,吃饭时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用同一病室的人的话说“这哪看得出是婆媳关系,照顾得太周到了”。

李端还注重邻里关系的相处经常对儿媳说“远亲不如近邻,打开墙就是一家人”和邻居要和睦相处,邻家有困难,主动伸手帮助。

好婆婆——李秀孔

    李秀孔,70岁,豆村乡西岔河村退休教师。都说找个好婆婆难,但是在李秀孔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女、都是自己最亲的人,都是一家人。

二儿媳坐月子的时候,李秀孔每天和她睡在一起,怕她不习惯照顾孩子,晚上她搂着孙女睡,给孩子换尿布,只在吃奶时才把儿媳妇叫醒,半夜一两点时还要给儿媳妇做一顿饭,一晚上加起来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照顾儿媳妇的同时,李秀孔还要照顾全家人的生活,那些天,她明显瘦了,到后半月,儿媳妇已经会照顾孩子了,让婆婆回自己屋里睡,这样可以休息好,而她说,“就剩下半个月了,我一熬就过了,你可是一辈子的,千万不能让你落下病底。”虽然这些都是生活琐事,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儿媳妇说生过孩子身体能恢复得这么好,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婆婆照顾得好婆婆在儿媳妇心里,已经和自己的妈妈一样了。

李秀孔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处理的也很融洽。街道里的老人们说起她一个个的赞口不绝:李老师,那可是善良的人哪!她没和人吵过一次架,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李秀孔说:大家把关系处好了比什么都好人生一辈子,干嘛非得活的疙疙瘩瘩的。

好儿媳——刘小敏

刘小敏,49岁,豆村乡西岔河村。刘小敏的婆婆今年86岁,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有一个好儿媳。”

由于婆婆年迈体弱,不能外出上厕所,刘小敏专门找木匠做了个木制的座便器,方便婆婆的生活,她最大的孝心就是细心、周到,当了解婆婆的饮食习惯后,就常买些老人喜欢的点心、蔬果,每每这时老人嘴上总喃喃地说:“太浪费了,你买这个干吗啊。”可刘小敏的内心却涌动着温暖和幸福感。

多年来,刘小敏一直坚持与老人住在一起,为的就是更好的照顾老人她曾经感叹,如今人到中年追求事业,自由空间较少,但不能疏忽或放弃对老人的关爱,应该趁着年富力强担起赡养责任,尤其是精神方面在物质生活无忧的今天,老年人普遍渴望有更多更好的精神快乐。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灵,出门机会少,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局限,刘小敏就经常陪婆婆聊天,讲村里的新鲜事,让婆婆开心、快乐。

刘小敏说:“虽然与婆婆没有血缘关系,她是长辈,我应当视如自己的生身母亲。”两束理性的思想火花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家庭的和谐,愿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公婆都有刘小敏这样的贴身小棉袄。

 

好儿媳——张素娥

张素娥,57岁,街关镇焦左齐居村人。数十年做出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她的事迹先后被省、市、县电视台和衡水晚报采访报道。

一是尊老敬老。对公婆饮食起居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从老人退休后,一伺候就是二十多年,衣食住行医,每一样都体贴入微,丈夫时常外出,这些事情就全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在对公公防病治病方面更是用了心思。为了随时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素娥还学会了量血压,定时为老人测量,及时预防老人其它疾病的发生。公公今年年过八旬,还有每次走出院门晒晒太阳、散散步的习惯,她常常不离左右,左邻右舍没有不夸赞的。

二是乡邻友爱互助。素娥在生活上尊老爱老,与乡亲邻里的关系处理得更是相当融洽。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不用人喊,她都会主动前去帮忙,让乡亲们十分感动。

三是家庭和睦。张素娥结婚三十四年来,与丈夫相敬如宾,从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两个孩子在这样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里受到了良好的薰陶,自小养成了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两房儿媳妇也先后娶进了家,一家人和和美美,成为十里八村的模范家庭。


上一篇:关于开展“十佳爱岗敬业标兵”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
下一篇:关于推荐上报“厚德衡水”典型人物的
.